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云杉人工林健康经营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经营目标、经营措施及监测与评估。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云杉人工林的健康经营和管理活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Healthy Management of Spruce Plant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2984-2022 云杉人工林健康经营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云杉人工林健康经营的技术指导文件。以下将选取其中几个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关于造林密度的规定。标准中明确指出,造林时的株行距应根据立地条件、树种特性和经营目标来确定。一般情况下,株行距建议保持在2米×2米至3米×3米之间。这样的密度既能保证幼苗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又能在成林后形成良好的郁闭度,有利于抑制杂草生长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其次,在施肥管理方面,标准强调了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使用的必要性。每年应在春季或秋季施用一次基肥,以满足云杉生长所需的养分。具体用量需依据土壤肥力状况和林木长势调整,但通常每公顷施用腐熟有机肥不低于15吨,并配合适量氮磷钾复合肥。
再者,关于病虫害防治,标准提出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要求定期巡查林地,及时发现并处理早期病虫害迹象。对于常见病害如云杉八齿小蠹等,可采用生物防治方法,例如释放天敌昆虫或者使用植物源杀虫剂,尽量避免化学农药的大面积喷洒,以保护生态环境。
最后,在抚育采伐环节,标准规定了合理的轮伐期以及不同龄级林分的采伐强度。原则上,云杉人工林的主伐年龄不应低于60年,且每次采伐后保留一定数量的母树用于更新繁殖。同时,提倡采用渐进式采伐方式,逐步替换老弱林分,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稳定。
这些内容构成了该标准的核心框架,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措施,促进云杉人工林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