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非洲猪瘟监测中样品采集的技术要求、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内从事生猪养殖、运输、屠宰等相关环节的非洲猪瘟监测样品采集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ample Collection in African Swine Fever Monitoring - Part 3: Swine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1786.3-2023《生猪疫病防控技术 第3部分:非洲猪瘟监测样品采集技术规程》是湖北省地方标准,为科学规范地开展非洲猪瘟监测样品的采集提供了具体指导。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在样品采集准备阶段,第5.1条规定了采样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质,同时要求采样前穿戴好防护服、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并对采样工具如棉签、拭子、密封袋等进行消毒处理。这一规定强调了生物安全的重要性,防止因操作不当导致病毒扩散。
第5.2条指出采样地点应选择在生猪饲养密集区或疑似感染区域,确保样本具有代表性。同时要求记录详细的采样信息,包括采样时间、地点、天气状况以及生猪健康状态等,以便后续追踪溯源。
关于样品类型与采集方法,第6.1条明确指出可采集血液、口腔分泌物、鼻腔分泌物及环境拭子等多种样本。其中,血液样本需使用无菌真空采血管收集,避免溶血现象发生;而口腔和鼻腔拭子则应用专用拭子轻轻擦拭相应部位至少3次以上,以保证样本质量。
第6.2条特别提到对于死猪尸体解剖后取样的注意事项,要求从脾脏、淋巴结、扁桃体等易感组织中获取新鲜组织块,并迅速置于密封容器内低温保存运输至实验室检测。
在样品运输与保存环节,第7.1条强调所有采集好的样品都必须立即放入冰盒中,在4℃条件下保存不超过24小时;若不能及时送检,则需将样品冷冻至-70℃长期保存直至检测完成。此外还要求填写完整的样品交接单随同样品一同送达接收方手中。
通过以上关键条款的深入解析可以看出,《生猪疫病防控技术 第3部分:非洲猪瘟监测样品采集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从前期准备到最终送检全过程的技术细节,而且贯穿始终体现了严格遵守生物安全原则的要求,这对于有效防控非洲猪瘟疫情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