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青海省自然保护区数据库建设与更新的技术要求、数据内容、采集方法、管理与维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青海省自然保护区数据库的建设和更新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and Update of Nature Reserve Database
中国标准分类号:Z 73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自然保护区数据库建设和更新技术规范解读
《DB63T 2070-2022 自然保护区数据库建设和更新技术规范》为自然保护区的数据管理工作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以下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数据采集部分,规范要求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数据获取。包括但不限于实地调查、遥感监测和资料收集等。对于实地调查应制定详细的调查方案,确保调查内容涵盖保护区的生态环境、物种分布等关键要素。遥感监测则需选择适合的卫星影像数据源,并结合地面验证确保数据准确性。
在数据处理环节,规范强调要建立统一的数据格式标准。所有采集到的数据都应按照规定的字段结构录入数据库系统。特别是空间数据的处理,要严格按照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相关规范执行,保证空间坐标系的一致性。
关于数据库建设,规范提出了明确的系统架构要求。数据库应包含基础信息管理、专题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三个主要模块。基础信息管理模块负责存储保护区的基本概况信息;专题数据管理模块用于存放专项调查数据;数据分析模块则提供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展示功能。
数据更新方面,规范规定了定期更新和即时更新两种方式。定期更新一般以年度为周期进行,需要全面核查已有数据并补充新发现的信息。即时更新适用于突发情况或重要事件,要求快速响应并完成数据更新。
最后在数据共享与安全保护上,规范要求建立健全的数据共享机制,同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数据共享时应遵循分级授权原则,确保敏感信息不被非法访问。数据库系统还需具备数据备份和恢复能力,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系统故障。
以上是对DB63T 2070-2022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希望能帮助相关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