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富硒土壤调查的基本原则、技术要求、样品采集与检测方法以及数据处理和成果编制。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范围内富硒土壤资源的调查与评价工作。
Title:Regulation for Se-Rich Soil Investigation in Jiangsu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7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富硒土壤调查规程》(DB32/T 4404-2022)是江苏省地方标准,为开展富硒土壤调查提供了系统性的技术指导。以下对规程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调查范围与布点原则
规程指出调查范围应覆盖可能含有富硒土壤的区域,并要求根据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类型等因素合理布设采样点。特别强调在坡耕地、平地等不同地形上均匀分布采样点,确保数据代表性。例如,每平方千米至少设置5个采样点,这对于全面掌握区域内土壤硒含量至关重要。
2. 样品采集与处理
样品采集需遵循无损原则,使用不锈钢或塑料工具挖掘,避免金属污染。采集深度一般为0-20厘米表层土,这是作物根系主要分布区。采集后立即密封保存并标注信息如地点、日期等。样品处理环节要求自然风干至含水量低于10%,然后研磨过筛至2毫米以下,以保证后续分析精度。
3. 测定方法
规定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土壤硒含量。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准确性,能有效区分背景值与富硒特征。同时建议平行样数量不少于总样的10%,以控制检测误差。对于结果判定,以两次平行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当两者偏差超过5%时需重新检测。
4. 数据评价与报告编制
富硒土壤定义为硒含量≥0.4mg/kg且≤3mg/kg的土壤。调查成果需形成图文并茂的技术报告,包括基本情况、采样布点图、检测数据分析图表等。特别强调要结合当地农业发展规划提出富硒资源开发利用建议,比如适合种植富硒农产品的地块推荐及配套施肥方案。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规程从调查规划到结果应用都建立了科学严谨的标准体系,为促进江苏地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