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绿道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规划要求、设计内容和技术要求等。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绿道的规划、设计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Greenway Planning and Design
中国标准分类号:P52
国际标准分类号:91.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2564—2022绿道规划设计技术导则》是由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关于绿道规划设计的技术规范。以下将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总则部分,明确了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行政区域内绿道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强调了绿道应以生态优先、以人为本为原则,注重保护自然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术语定义中,“绿道”被定义为由绿化缓冲带、慢行系统、服务设施等组成的线性绿色开敞空间。这一定义明确了绿道的基本构成要素,有助于后续的设计工作。
关于绿道分级,该标准将其分为三级:一级绿道主要连接城市核心区域与重要节点,具有较强的可达性和较高的使用频率;二级绿道服务于特定社区或功能区,满足日常休闲需求;三级绿道则更多地关注生态保护与恢复。这种分级方式便于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规划方案。
对于绿道选线,标准要求充分考虑地形地貌、植被分布等因素,并尽量避开地质灾害易发区。同时提出要结合现有道路网络优化布局,减少对原有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慢行系统设置上,建议采用步行道与自行车道分离的形式,确保不同使用者的安全。此外还特别提到,在人口密集地区可增设无障碍设施,方便特殊人群使用。
服务设施建设方面,强调了厕所、饮水点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并提倡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供电。另外,对于标识系统的设计也给出了具体指导,包括颜色搭配、字体大小等方面的要求,旨在提高辨识度并增强用户体验。
最后,在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环节,要求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执行,并定期开展质量检查。一旦发现问题需及时整改直至符合标准为止。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DB14/T 2564—2022绿道规划设计技术导则》不仅涵盖了从前期准备到后期维护全过程的技术要点,而且紧密结合地方实际情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指南。这对于推动山西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绿道建设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