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葱夏季穴盘育苗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育苗设施与设备、播种技术、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区域内大葱夏季穴盘育苗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ummer Tray Seedling Cultivation of Leek in Hebei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1T442-2022《大葱夏季穴盘育苗技术规程》是河北省石家庄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大葱夏季穴盘育苗的各个环节,提高育苗质量和效率。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育苗前准备
标准指出,在育苗前应选择适宜的育苗场地,确保场地具备良好的排水条件和充足的光照。同时,要对穴盘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具体操作时,可使用75%酒精溶液或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穴盘30分钟以上,然后晾干备用。
二、种子处理
为了保证出苗率,标准要求对种子进行预处理。首先,将种子放入50℃左右的温水中浸泡20分钟,以促进种子吸水膨胀。随后,将种子捞出并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湿布包裹置于25℃恒温箱中催芽24小时。催芽过程中需保持布料湿润,避免种子干燥影响发芽效果。
三、播种
播种时应根据穴盘规格合理安排播种密度。一般情况下,每个穴孔播1-2粒种子即可。播种后覆土厚度约为种子直径的2-3倍,并轻轻压实。覆土后及时浇水,使土壤与种子充分接触,利于种子萌发。
四、苗期管理
苗期管理是育苗成功的关键环节。标准建议在幼苗出土前保持土壤湿润,但不宜积水。当幼苗长至两片真叶时开始间苗,去除弱苗、病苗,保留健壮苗。此外,还需定期检查苗床温度,白天控制在20-25℃之间,夜间不低于15℃。如果发现病虫害迹象,应及时采取生物防治或化学药剂喷洒措施。
五、定植前准备
在定植前一周,需要逐步降低苗床温度,锻炼幼苗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同时,还应对幼苗进行营养补充,施加适量的磷钾肥,增强幼苗抗逆性。另外,还要提前整地施肥,为移栽做好准备。
六、定植
定植时要选择阴天或傍晚进行,减少阳光直射对幼苗的影响。挖穴深度要与穴盘内的土坨相匹配,定植后立即浇透水,帮助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标准中的各项规定,可以有效提升大葱夏季穴盘育苗的成功率,为后续的大田种植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