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薄壳山核桃嫁接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准备、砧木培育、接穗采集与贮藏、嫁接方法、嫁接后管理及出圃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薄壳山核桃嫁接育苗的生产和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afting and Seedling Cultivation of Carya illinoinensi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1T434-2022薄壳山核桃嫁接育苗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它为薄壳山核桃的嫁接育苗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以下将从标准的重要条文中选取关键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了薄壳山核桃嫁接育苗的基本概念,包括砧木、接穗等专业术语的具体含义。这部分内容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确保了各环节操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其次,在“嫁接方法”章节中规定了芽接法和枝接法两种主要嫁接方式的具体步骤。以芽接法为例,要求在春季砧木萌动前进行操作,接穗应选择当年生发育充实的枝条,长度约为8-10厘米,并且要保留2-3个饱满芽点。这些具体参数的选择是基于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得出的最佳方案,有助于提高嫁接成活率。
再者,“苗圃管理”部分强调了土壤准备的重要性。建议采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作为育苗基质,同时指出每亩地施入腐熟有机肥不少于3000公斤,这不仅能够满足幼苗生长初期对养分的需求,还能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根系发育。
此外,关于病虫害防治也有明确指示。提倡采用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定期巡查苗木状况,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措施处理。例如,对于常见的蚜虫侵害,可以利用瓢虫等天敌控制其数量,必要时喷洒低毒高效的杀虫剂。
最后,“出圃标准”界定了合格苗木的标准条件。包括高度不低于50厘米,茎粗达到0.6厘米以上,主根长度超过20厘米,侧根数不少于8条且分布均匀等指标。这些量化标准为苗木质量评估提供了依据,有利于保障种植户的利益。
综上所述,《DB1301T434-2022薄壳山核桃嫁接育苗技术规程》通过一系列详尽而实用的规定,从嫁接到管理再到最终出圃都给出了清晰的操作指南,对于推动薄壳山核桃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