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业重大有害生物灾害的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和防控措施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农业重大有害生物灾害的监测与处置工作。
Title:Monitoring and Response Specification for Major Agricultural Pests and Disea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5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13/T 250-2022《农业重大有害生物灾害监测与处置规范》是山东省临沂市发布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农业重大有害生物灾害的监测和处置工作。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农业重大有害生物灾害监测与处置的基本要求、监测方法、预警机制、应急响应等内容。适用于山东省临沂市范围内农业重大有害生物灾害的监测与处置。
二、术语和定义
1. 农业重大有害生物:指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威胁的病虫害、杂草等生物。
2. 灾害监测:通过各种手段对农业重大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情况进行持续观察和记录的过程。
3. 预警机制:根据监测数据预测有害生物可能发生的趋势,并及时发出警报的系统。
三、基本要求
1. 各级政府应建立健全农业重大有害生物灾害监测与处置体系,明确责任分工,确保监测网络覆盖全面。
2. 监测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具备识别和报告有害生物的能力。
3. 应定期开展技术交流和培训活动,提高监测队伍的专业水平。
四、监测方法
1. 设置固定观测点:在主要农作物种植区设立固定观测点,每个县(区)至少设置一个。
2. 实地调查: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实地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
3. 数据采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如无人机、卫星遥感等,收集相关数据。
4. 分析评估:结合历史数据和当前情况,科学分析有害生物的发展态势。
五、预警机制
1. 制定预警分级标准:依据有害生物的危害程度、传播速度等因素,将预警分为一般、较大、重大三个级别。
2. 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当达到预警条件时,立即通过广播、电视、短信等多种渠道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
3. 加强信息共享:建立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平台,确保各级部门能够快速获取最新动态。
六、应急响应
1. 成立应急指挥机构:一旦发生重大有害生物灾害,迅速成立由政府领导牵头的应急指挥机构。
2. 制定应急预案:提前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物资储备、人员调配等方面的内容。
3. 组织抢险救灾:调动各方力量,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灾情蔓延。
4. 总结经验教训:灾害结束后,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监测与处置体系。
以上就是DB3713/T 250-2022《农业重大有害生物灾害监测与处置规范》中一些重要的条文及其解读。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