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沂蒙黑山羊提纯复壮的技术要求、选种选配、饲养管理及档案记录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沂蒙黑山羊的提纯复壮工作及相关繁育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urific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Yimeng Black Goa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沂蒙黑山羊是我国优良的地方品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发展这一宝贵资源,山东省制定了DB37/T 260-2022《沂蒙黑山羊提纯复壮技术规程》。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1. 种群来源与基础群建立
- 标准要求种群来源必须明确且合法,确保种源纯正无杂交。基础群应由不少于50只母羊和5只公羊组成,所有个体均需具备完整的系谱记录。
- 解读:这一规定旨在保证遗传多样性的同时避免近亲繁殖带来的基因衰退问题。通过严格的系谱管理可以追踪每一代的血统信息,为后续选育提供可靠依据。
2. 生长发育监测
- 规程指出,从出生到6月龄期间,每个月应对羔羊体重、体长等指标进行测量,并记录在案。
- 解读:此措施有助于及时发现生长异常情况,如营养不良或疾病侵袭等问题。早期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成活率及生产性能。
3. 繁殖管理
- 提倡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提高配种效率,同时强调每年至少一次全面体检以评估健康状况。
- 解读:人工授精不仅节省了人力成本,还能有效防止因直接接触而传播病原体的风险。定期健康检查则是预防性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维持整个群体的良好状态。
4. 饲料与饲养环境
- 推荐使用全株玉米青贮作为主要粗饲料,并保持圈舍清洁干燥通风良好。
- 解读:合理的日粮配方能够满足不同阶段羊只对能量、蛋白质和其他必需营养素的需求。良好的生活环境则有利于增强免疫力,减少患病几率。
5. 疫病防控
- 要求按照当地兽医部门指导实施免疫接种计划,并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
- 解读:科学合理的疫苗接种程序是控制重大动物疫病的关键手段之一。健全的档案系统便于追溯历史数据,在必要时可快速采取相应措施。
6. 选育与淘汰机制
- 对于不符合标准体型特征或者连续两年产羔数低于平均水平的个体应当予以淘汰。
- 解读:持续优化种群结构对于保持品种特色至关重要。通过严格筛选保留优秀基因组合,逐步提升整体质量水平。
以上就是对DB37/T 260-2022部分核心内容的详细分析。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项重要的行业规范,共同促进沂蒙黑山羊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