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稻麦两熟节水增效生产的术语和定义、栽培技术要求、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储存等关键技术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稻麦两熟种植区的节水增效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Water-saving and Efficiency-enhancing Production of Rice-wheat Rot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稻麦两熟节水增效生产技术规程》(DB3713/T 258-2022)是一部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在保证粮食产量的同时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以下将对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析。
一、灌溉管理要点
# 1. 灌溉制度设计
标准中明确规定了不同生长阶段的灌溉量和频率。例如,在水稻分蘖期应保持浅水层,促进根系发育;抽穗扬花期则需确保田间湿润,避免干旱影响授粉。这一规定基于作物需水量规律,有助于提高水分利用率并保障产量稳定。
# 2. 节水灌溉技术应用
提倡采用滴灌、喷灌等现代化灌溉方式替代传统漫灌。这些方法能够精准控制灌溉量,减少蒸发损失,并且易于与自动化控制系统结合使用,进一步提升灌溉效率。
二、肥料施用规范
# 1. 基肥与追肥比例
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合理分配基肥与追肥的比例。通常情况下,基肥占总施肥量的60%-70%,剩余部分作为追肥分期施入。这样既能满足作物全生育期的需求,又能防止一次性过量施肥导致环境污染。
# 2. 生物有机肥的应用
鼓励在生产过程中加入适量生物有机肥,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地力。同时,生物有机肥还能有效抑制病虫害发生,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
三、病虫害综合防治策略
# 1. 预防为主
强调加强田间监测,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对于常见病虫害如纹枯病、白背飞虱等,可通过选用抗性品种、清洁田园等方式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 2. 综合治理手段
当病虫害已经出现时,应采取物理、生物及化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治理。比如利用天敌昆虫捕食害虫,或者选择低毒高效的农药进行喷洒,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四、机械化作业要求
# 1. 机械选型
根据不同地块条件选择适合的耕作机械。平原地区宜采用大型拖拉机配套深耕犁具进行整地作业;丘陵地带则可考虑小型多功能农机具完成播种、施肥等工作。
# 2. 标准化操作流程
制定统一的操作规程,确保每项作业都能按照既定标准执行。比如插秧机作业时行距株距要均匀一致,收获机行走速度要适当调整等,这样才能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
以上是对该标准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希望广大农户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共同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