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镇污水源网厂河一体化处理的技术要求、运行管理及维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ntegrated Treatment of Urban Sewage Source Network Plant River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01/T 282—2022《城镇污水源网厂河一体化处理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城镇污水从源头到处理设施再到河流的全过程管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首先明确了“源网厂河一体化”的概念,即指在城镇污水处理过程中,将污水收集系统(源)、输送管网(网)、污水处理厂(厂)以及受纳水体(河)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规划、建设和管理。这一定义强调了系统性思维的重要性,要求各环节协同运作以达到最佳治理效果。
污水收集系统设计
根据标准要求,污水收集系统的规划应充分考虑区域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并确保收集效率不低于95%。此外,还特别提到对于老旧城区的改造项目,需采用非开挖技术尽可能减少对城市交通的影响。这些规定有助于提高污水收集率的同时降低施工过程中的社会成本。
管网建设与维护
关于管网建设,标准指出所有新建或改建的管道均需符合国家相关产品质量标准,并且在安装完成后必须通过压力测试才能投入使用。同时,定期检查和维护是必不可少的,建议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并修复泄漏点等安全隐患。
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
对于污水处理厂而言,标准提出了严格的排放限值以及操作规程。例如,出水水质必须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中的一级A标准;污泥处理则需要遵循减量化、稳定化的原则,最终实现资源化利用。另外,在日常运营管理方面,要求建立完善的记录制度,包括但不限于进水水量、水质数据及设备运行状态等信息。
河流生态修复措施
最后,在涉及河流生态修复的部分,标准鼓励采用自然恢复为主的人工干预为辅的方式来进行综合治理。具体措施可以包括植被恢复工程、湿地建设以及构建生物多样性栖息地等。值得注意的是,任何人工干预活动都必须经过科学论证,并且不得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
综上所述,《城镇污水源网厂河一体化处理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污水从产生到最终处置的全流程管理,而且特别注重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配合,力求通过综合施策改善城镇水环境质量。这不仅是对现有法律法规的有效补充,也为今后类似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