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畜禽强制免疫的操作技术要求,包括免疫前准备、免疫操作、免疫后观察及记录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从事畜禽养殖和动物防疫的相关单位和个人。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mpulsory Immunization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01T 268—2022《畜禽强制免疫操作技术规范》是合肥市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畜禽强制免疫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
标准适用于合肥市行政区域内所有从事畜禽养殖、防疫工作的单位和个人。这明确了标准的适用区域和对象,确保了强制免疫工作的统一性和有效性。
2. 免疫程序
标准规定了不同种类畜禽的免疫时间、疫苗种类及剂量。例如,对于猪瘟疫苗,要求仔猪在21-28日龄首次免疫,剂量为每头猪肌肉注射1毫升;二免则在首次免疫后4周进行,剂量相同。这种详细的免疫程序有助于减少疫病传播风险。
3. 疫苗管理
标准强调疫苗的储存、运输和使用必须符合相关规定。疫苗应储存在2-8℃的环境中,并定期检查其有效期。此外,在运输过程中需采取保温措施,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影响疫苗效果。
4. 免疫操作
在免疫操作上,标准指出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执行,包括正确的注射部位(如颈部皮下或肌肉)和方法(如针头长度的选择)。同时,免疫前应对动物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确保无明显疾病症状时方可实施免疫。
5. 档案记录
要求建立完整的免疫档案,内容包括养殖场基本信息、免疫日期、疫苗名称、批号等。这些记录不仅便于追溯,还能为后续的疫病防控提供数据支持。
6. 人员培训
对参与免疫工作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也是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训内容涵盖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两方面,以提高实际操作水平,保障免疫质量。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畜禽强制免疫操作技术规范》从多个角度对畜禽强制免疫工作做出了明确规定,对于预防和控制重大动物疫病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