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结合面的设计、施工和验收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工程的结合面处理及相关活动。
Title:Technical Code for Joint Surface of Prefabricated Concrete Structur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3
国际标准分类号:91.08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01/T 254—2022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结合面技术规程》是合肥市地方标准,于2022年发布并实施。该规程旨在规范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中结合面的设计、施工及验收,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以下选取规程中的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规程明确界定了“结合面”这一核心概念。结合面是指预制构件与现浇混凝土之间的接触界面,其质量直接影响到结构的整体受力效果。规程强调结合面应具备足够的粘结强度和抗剪能力,以确保结构在地震等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安全稳定。
材料要求
对于用于结合面处理的材料,规程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例如,界面剂的选择需满足一定的粘结强度指标,并且必须经过第三方检测机构认证。此外,还规定了界面剂的使用环境温度范围以及施工期间的养护条件,以保证材料性能的充分发挥。
施工工艺
在施工工艺方面,规程特别强调了以下几个要点:
1. 表面处理:预制构件安装前,必须对结合面进行彻底清理,去除浮浆、油污等杂质,确保干净平整。
2. 界面剂涂刷:界面剂应均匀涂抹于结合面上,避免遗漏或堆积。涂刷完成后需等待适当时间让其初步固化后再进行后续工序。
3. 振捣密实:现浇混凝土时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出现漏浆现象,同时保证振捣充分,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4. 养护管理:结合面部位的混凝土需按照规定进行覆盖保湿养护,至少持续7天以上,期间不得承受任何外力。
验收标准
结合面的质量验收是整个工程成败的关键环节之一。规程规定了详细的验收流程和技术指标,包括但不限于:
- 粘结强度测试:通过拉拔试验等方式检验结合面的实际粘结性能;
- 抗剪试验:评估结合面抵抗水平剪切力的能力;
- 外观检查:观察是否存在裂缝、空洞等问题;
- 文档记录:所有检测数据均需形成书面报告存档备查。
结语
综上所述,《DB3401/T 254—2022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结合面技术规程》为装配式建筑行业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原则。它不仅有助于提升工程质量水平,还能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建筑业中的应用与发展。希望广大从业者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本规程的各项规定,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共同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进步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