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川白芷种子繁育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选地整地、母株选择与留种、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川白芷种子的繁育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nidium Monnieri Seed Propag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川白芷种子繁育技术规程》(DB50/T 1338-2022)是重庆市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川白芷种子的繁育过程。以下为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在“种子选择”部分,第4.1条规定,应选用三年生以上的健壮植株作为种源。这主要是因为这样的植株不仅生长旺盛,而且其种子具有较高的发芽率和优良的遗传特性,能够确保下一代植株的健康与产量。
第4.2条指出,种子采收时间应在每年9月中旬至10月上旬之间。此阶段种子已经完全成熟,颜色由绿转黄,且蒴果开始裂开,此时采收可以保证种子质量最佳。
关于播种技术,第5.1条强调了整地的重要性,要求土壤深耕细耙,保持疏松透气,并施足基肥。这样做的目的是为种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幼苗出土后的快速生长。
第5.2条提到适宜的播种密度,一般每亩播种量控制在1.5公斤左右。合理的密度既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又能避免因过密而导致的病虫害问题。
在田间管理方面,第6.1条建议定期除草,特别是在幼苗期,及时清除杂草有助于减少养分竞争,促进幼苗健康成长。
第6.2条特别指出要重视灌溉与排水工作,尤其是在干旱季节或雨季,适时适量地补充水分或者排除多余积水,以维持土壤湿度适中,这对提高种子质量和产量至关重要。
最后,在病虫害防治上,第7.1条提倡采用生物防治为主的方法,如引入天敌昆虫等措施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同时结合化学药剂使用时需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以上就是对《川白芷种子繁育技术规程》中一些关键条款的具体分析,希望能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