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餐厨垃圾源头减量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操作流程及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餐饮服务单位、企事业单位食堂及其他产生餐厨垃圾的场所进行源头减量工作。
Title:Operational Requirements for Source Reduction of Kitchen Waste - DB11/T 2033-2022
中国标准分类号:Z 75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2033-2022 餐厨垃圾源头减量操作要求》是北京市发布的关于餐厨垃圾管理的地方标准,旨在通过规范餐厨垃圾的产生、收集、运输和处理等环节的操作流程,减少餐厨垃圾的总量,促进资源化利用。以下将对标准中的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餐厨垃圾”的概念,即餐饮服务单位在食品加工、制作及消费过程中产生的食物残余、食品加工废料以及废弃食用油脂等废弃物。这一定义有助于统一各方对餐厨垃圾的理解,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基础。
基本要求
标准指出,餐饮服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餐厨垃圾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此外,还要求餐饮服务单位应配备专门的餐厨垃圾桶,并做好分类标识,便于后续处理。这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也有助于减少因混杂而导致的处理难度增加。
减量化措施
在具体操作层面,标准提出了多项减量化措施。例如,鼓励使用小份包装或按需点餐的方式减少剩余食物的产生;提倡采用可降解餐具替代传统塑料制品;建议厨房工作人员合理安排采购计划,避免食材浪费。这些措施从源头上减少了餐厨垃圾的数量,体现了绿色发展理念。
分类收集与存放
标准强调了餐厨垃圾应当按照干湿分离的原则进行分类收集,并且要定期清理存放容器以防止腐败变质。同时,还要求各餐饮服务单位建立详细的台账记录制度,包括但不限于每日产生的餐厨垃圾种类、重量等信息,以便于监督管理部门掌握实际情况并采取相应对策。
运输管理
对于餐厨垃圾的运输过程,标准也做出了明确规定:运输车辆必须具备密闭性能良好且易于清洗消毒的特点;运输途中不得随意倾倒或泄漏;到达指定地点后应及时卸载并将车辆清洁干净。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二次污染问题的发生。
处置监督
最后,在处置环节上,标准要求所有从事餐厨垃圾经营性收集、运输、处理的企业和个人都必须依法取得相关许可证书,并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只有符合规定条件并通过验收的企业才能继续从事该项业务活动。
综上所述,《DB11/T 2033-2022 餐厨垃圾源头减量操作要求》是一部全面而细致的标准文件,它涵盖了餐厨垃圾管理的各个环节,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指导意义。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不仅可以实现餐厨垃圾的有效管控,还能推动整个社会向着更加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