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文物建筑修缮工程中裱作的操作规程、技术要求和质量检验标准。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文物建筑修缮工程中的裱作施工及相关活动。
Title:Code for Conservation and Repair of Cultural Relics Buildings - Part 5: Mounting Techniqu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889.5-2022文物建筑修缮工程操作规程 第5部分:裱作》对文物建筑修缮中的裱作工艺进行了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裱作是文物建筑修缮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主要涉及对建筑构件表面的保护和装饰。在标准中,首先明确了裱作材料的选择原则,要求使用传统材料如宣纸、天然胶等,以确保与文物建筑的历史风貌相协调。
关于裱糊工艺,标准规定了详细的步骤。首先是基层处理,要求清理干净并保持干燥;其次是涂布胶液,强调要均匀且适量,避免过多导致变形;再次是裱糊操作,需按照从中心向四周的方向进行,确保无气泡、无皱褶;最后是养护阶段,应置于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自然干燥,时间不得少于48小时。
对于特殊部位的处理,例如梁柱接头处,标准提出了加强措施,建议采用多层裱糊结合加固材料的方法,以增强结构稳定性。此外,在选择颜色和图案时,应尽量还原历史原貌,并经过专家论证后方可实施。
这些条文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操作流程,既保证了裱作的质量,又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文物建筑的历史价值。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