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公共用水定额的计算方法及相关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的用水管理和节水评价。
Title:Water Quota and Calculation Method for Urban Public Water Use - Part 10: Urban Rail Transit
中国标准分类号:P53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1/T 680.10-2022《城市公共用水定额及其计算方法 第10部分:城市轨道交通》为城市轨道交通的水资源管理和节水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首先,关于用水定额指标的设定。标准明确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不同功能区的用水定额值,如车站公共区域、设备用房、车辆段等。例如,车站公共区域的用水定额为每人每天不超过5升,这主要是基于乘客在车站内短暂停留期间的基本需求而设定的。对于设备用房,由于其运行需要特定的冷却和清洗用水,因此设定了较高的定额值,但同时也要求通过技术手段尽可能减少浪费。
其次,在用水量计算方法上,标准提出了多种计算模型。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根据车站日均客流量来估算总用水量。这种方法强调了实际运营数据的重要性,要求运营单位定期统计并上报相关数据,以便动态调整用水计划。此外,还引入了节水效率评价指标,用以衡量各项节水措施的实际效果,确保各项改进措施能够有效落地。
再者,关于节水管理措施的要求。标准特别强调了对非传统水源的利用,比如雨水收集系统和再生水回用系统。建议新建或改建项目应优先考虑这些设施的设计与安装,并且给出了具体的建设标准和技术参数。同时,对于已有设施,则鼓励通过技术改造提升其利用率。
最后,在监督管理方面,标准明确指出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辖区内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用水情况的监督检查,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对于超定额用水的情况,除了责令整改外,还将采取必要的经济处罚措施。
综上所述,《城市公共用水定额及其计算方法 第10部分:城市轨道交通》不仅为行业内的水资源管理提供了具体指导,也为推动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