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主要动物疫病净化本底调查的技术要求、方法和程序。本文件适用于上海市范围内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主要动物疫病净化本底调查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Baseline Investigation of Major Animal Disease Purification in Large-scale Livestock and Poultry Farms - DB31T 1346-2022
中国标准分类号:B5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1/T 1346-2022《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主要动物疫病净化本底调查技术规范》是上海市地方标准,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开展主要动物疫病净化工作提供了系统的本底调查技术指导。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关于调查范围和对象的规定中明确指出,“应涵盖养殖场内所有可能携带或传播主要动物疫病的动物种类及环境因素”。这一规定强调了全面性原则,意味着无论是家禽、家畜还是特种养殖动物,只要存在潜在疫病风险,都需纳入调查范围。同时,环境因素如水源、饲料、土壤等也不容忽视,因为它们可能成为病原体传播的重要媒介。
在样本采集环节,“每个调查单元至少采集30份样品,确保覆盖不同生长阶段和健康状态的动物。”这是基于统计学原理设定的最低要求,旨在提高数据的代表性与可靠性。实际操作时,可根据养殖场规模适当增加样本量,特别是对于发病率较高的区域或特定高危群体,可酌情扩大采样比例。
关于检测方法的选择,“优先采用国际通用且灵敏度高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此条文反映了现代疫病监测的趋势,即利用PCR、荧光定量PCR等先进手段,能够更快速准确地识别病原体的存在与否及其载量变化。此外,还应结合传统血清学检测方法,以相互验证结果,增强诊断准确性。
报告撰写部分强调,“报告内容须包括但不限于调查背景、方法、结果分析、结论以及建议措施。”这意味着最终形成的报告不仅是对调查过程的简单记录,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揭示疫病流行规律,并据此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控策略。例如,若发现某类动物的抗体水平普遍较低,则应及时调整免疫程序;若环境样本中检出病原,则需加强消毒管理。
最后,在人员培训与质量控制方面,“参与调查的所有技术人员均需接受专业培训并通过考核,确保操作标准化。”这不仅关乎调查数据的质量,也关系到后续疫病防控工作的有效性。因此,建立严格的培训机制和考核体系至关重要,只有具备资质的专业人员才能胜任此项任务。
以上是对DB31/T 1346-2022中几个核心条款的深度解析,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士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