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医源性织物清洗消毒的基本要求、操作流程、质量监测及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上海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及从事医源性织物清洗消毒服务的单位。
Title:Hygiene Requirements for Washing and Disinfection of Healthcare-Associated Texti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C04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1/T 397-2021《医源性织物清洗消毒卫生要求》是上海市地方标准,规定了医疗机构内医源性织物的清洗、消毒和储存的卫生要求。以下将对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医源性织物”的概念,即在医疗过程中被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等污染的纺织品。这一定义区分了普通织物与医源性织物,强调了其特殊性和处理的严格性。
清洗流程
标准要求医源性织物的清洗应遵循以下步骤:
1. 分类收集:根据织物的污染程度不同,分为轻度污染和重度污染两类分别收集。
2. 预处理:对于重度污染的织物,在清洗前需进行预处理,以去除明显可见的污渍。
3. 清洗:使用专用设备进行清洗,并确保水温不低于75℃,时间为至少10分钟。
4. 漂洗:采用清水漂洗,保证无洗涤剂残留。
消毒方法
消毒环节是该标准的重点之一:
- 物理消毒:通过高温蒸汽或煮沸的方式实现消毒,温度需达到100℃以上,持续时间不少于15分钟。
- 化学消毒:当物理条件无法满足时,可选用含氯消毒剂或其他符合国家规定的化学消毒剂,但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确保有效浓度及接触时间。
储存管理
清洗消毒后的织物应妥善保存:
- 存放环境需保持干燥通风,避免再次污染。
- 定期检查库存情况,及时更新过期物品。
- 使用前需重新确认是否符合卫生标准。
其他注意事项
标准还特别提到,在整个处理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并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
综上所述,《医源性织物清洗消毒卫生要求》从多个方面规范了医疗机构内相关工作的执行标准,旨在保障医疗安全的同时保护医护人员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