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规模猪场粪污全量化收集和贮存设施的建设要求、设计原则、施工与验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内规模猪场粪污收集和贮存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
Title:Regula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Full-scale Manure Collection and Storage Facilities in Large-scale Pig Farms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1735-2022《规模猪场粪污全量化收集贮存设施建设规程》是江西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规模猪场粪污的收集和贮存设施的设计、建设和管理。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选址与布局
标准要求猪场的粪污处理设施应远离居民区、水源地等敏感区域,并且要符合当地的环境保护规划。选址时需考虑地形地貌,确保设施处于相对低洼地带以便于污水流动,同时避免洪水威胁。布局上应合理安排收集池、沉淀池、厌氧发酵池等功能分区,保证各单元之间的连接顺畅。
2. 防渗措施
对于粪污收集池及贮存池,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渗措施以防止污染物渗漏到地下水中。具体做法包括使用HDPE膜或双层混凝土结构作为防渗层,并设置地下水监测井定期检测水质变化情况。
3. 容积计算
粪污贮存池的有效容积应当根据猪场规模、日均排泄量以及当地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一般情况下,至少需要容纳6个月以上的粪污产生量。此外,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如暴雨)还应预留一定的安全余量。
4. 通风系统
为减少恶臭气体排放并保障工作人员健康,所有开放式的粪污处理设施都应配备适当的通风装置。可以通过自然通风或者机械强制通风的方式来改善空气质量。
5. 维护管理
定期对粪污处理设施进行检查维修是非常重要的。包括但不限于清理堵塞物、检查防渗层完整性以及监测PH值等指标。一旦发现异常状况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
以上几点只是该标准中部分内容的简单概述,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确保既能有效处理猪场产生的大量粪污又能保护环境不受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