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动物诊疗机构医疗废弃物的分类、收集、储存、转运和处置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上海市范围内动物诊疗机构的医疗废弃物管理及相关活动。
Title:Classification and Disposal Specification of Medical Waste for Animal Medical Institu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1/T 1344-2022《动物诊疗机构医疗废弃物分类处置规范》是上海市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动物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弃物的分类、收集、暂存、运输及处置等环节。以下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医疗废弃物”的定义为动物诊疗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例如废弃的动物尸体、病理标本、一次性医疗用品以及被污染的敷料等都属于医疗废弃物范畴。这一定义有助于明确哪些物品需要按照医疗废弃物处理流程操作,避免遗漏或不当处理。
分类要求
根据医疗废弃物的不同性质和危害程度,标准将废弃物分为五类:感染性废弃物、病理性废弃物、损伤性废弃物、药物性废弃物和其他相关废弃物。
- 感染性废弃物主要包括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废弃物,如使用过的纱布、棉球等。这类废弃物应使用黄色专用包装袋密封,并标注警示标识。
- 病理性废弃物指人体组织、器官等,需单独存放于防渗漏、防破损的容器内。
- 损伤性废弃物包括针头、刀片等锐器,必须装入耐刺穿的专用利器盒中。
- 药物性废弃物涉及过期、淘汰、变质或被污染的药品及其包装材料,应集中回收销毁。
- 其他相关废弃物涵盖未列入上述类别的医疗废弃物,如化学试剂空瓶等,也需妥善处理。
收集与暂存
在收集阶段,每个诊疗区域都应当设置专门的收集点,配备符合标准的收集容器。收集人员需穿戴防护服,防止接触有害物质。收集完成后,应及时将废弃物转移至暂存区。暂存区必须远离生活区,保持通风良好且易于清洁消毒。各类废弃物应分区存放,并定期检查是否有泄漏情况发生。
运输管理
医疗废弃物从产生地到最终处置地点之间的运输过程同样受到严格管控。运输车辆需具备防水、防渗漏功能,并且车厢内部要便于清洗消毒。每次运输前都要核对废弃物清单,确保无误后方可出发。到达目的地后,接收方需再次核对数量与种类,双方签字确认交接记录。
处置方式
对于不同类型的医疗废弃物,标准推荐了相应的处置方法:
- 感染性和病理性废弃物可通过高温蒸汽灭菌法或化学消毒法进行处理;
- 损伤性废弃物则通过焚烧的方式消除危险;
- 药物性废弃物由专业机构统一回收并采用安全焚毁技术;
- 其他相关废弃物依据其特性选择合适的方法予以处理。
此外,所有参与医疗废弃物管理的相关人员都必须接受培训,了解正确的操作流程以及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同时,整个管理过程还应该建立完整的档案记录系统,以便追溯每一步骤的具体执行情况。
总之,《动物诊疗机构医疗废弃物分类处置规范》为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提供了详细的指导方针,强调了各个环节的责任主体及其具体职责,对于提升我国动物诊疗行业的环保水平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