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医用超声探头消毒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消毒方法、监测与评价及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使用的医用超声探头的消毒处理。
Title:Hygiene Requirements for Disinfection of Medical Ultrasound Probes
中国标准分类号:C05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1/T 1343-2022《医用超声探头消毒卫生要求》是一项专门针对医用超声探头消毒制定的地方标准。该标准对确保医疗安全、防止交叉感染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对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医用超声探头在使用过程中的清洁与消毒操作。明确指出,无论是常规使用的超声探头还是特殊用途的探头,都需按照此标准执行。
2. 术语和定义
- 消毒: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去除病原微生物的过程。
- 高水平消毒:能够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并能杀灭绝大多数细菌芽孢的方法。
- 中水平消毒:能够杀灭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 低水平消毒:仅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的方法。
3. 基本要求
- 医用超声探头应根据其接触患者皮肤或黏膜的程度选择合适的消毒方式。
- 在每次使用后,必须对探头表面进行彻底清洁并实施适当的消毒处理。
- 对于重复使用的探头,在不同患者之间必须进行高水平消毒。
4. 清洗步骤
清洗是消毒的前提,标准强调清洗的重要性:
- 使用温水和中性洗涤剂擦拭探头表面,去除血液、分泌物等有机污染物。
- 避免使用强酸、强碱性物质,以免损坏探头材质。
- 清洗过程中应轻柔操作,避免损伤探头表面涂层。
5. 消毒方法
根据探头的不同类型和使用场景,推荐了多种消毒方法:
- 化学消毒法:使用含氯制剂、过氧化氢等高效消毒剂,严格按照说明书浓度配制并作用足够时间。
- 紫外线消毒法:利用紫外线灯照射探头表面,注意保持适当距离以保证消毒效果。
- 高温蒸汽消毒法:对于耐热探头可采用此方法,但需注意控制温度和时间,防止损坏探头内部元件。
6. 监测与记录
- 定期检查消毒设备的有效性,如紫外线灯强度测试。
- 记录每次消毒的时间、方法及负责人,以便追溯管理。
7. 培训与管理
医务人员需接受专业培训,熟悉消毒流程及相关知识;同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所有操作符合规范要求。
8. 注意事项
- 不同品牌和型号的探头可能有不同的材质特性,消毒前务必查阅产品说明书。
- 对于一次性探头,开封后即视为已污染,应立即使用完毕。
- 消毒后的探头应妥善存放,避免二次污染。
以上内容基于DB31/T 1343-2022标准的重要条款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深入解析,旨在帮助医疗机构更好地落实医用超声探头的消毒管理工作,保障患者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