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医疗机构输血标本运送和废血袋回收的基本要求、操作流程、运输条件及管理规范。本文件适用于上海市各级医疗机构在输血标本运送与废血袋回收过程中的管理和操作。
Title: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Blood Sample Transportation and Empty Blood Bag Recovery in Medical Institu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1/T 1335-2021《医疗机构输血标本运送与废血袋回收管理规范》是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医疗机构在输血标本运送和废血袋回收过程中的操作流程,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标本采集与标识
根据标准第4.1条,输血标本的采集应由经过培训并获得授权的医务人员完成。标本采集后需立即核对标本信息,包括患者姓名、住院号、标本类型等,确保信息准确无误。这一要求强调了标本采集环节的重要性,避免因信息错误导致的输血事故。
标本运送
标准第5.1条规定,输血标本的运送必须使用专用容器,并且需要有明确的标识。运送过程中应保持标本的完整性和稳定性,防止标本受到污染或损坏。此外,运送人员需了解标本的性质及应急处理措施。这表明,标本运送不仅是简单的物理转移,还需要一系列严格的管理和技术支持。
废血袋回收
第6.1条指出,废血袋的回收应当由专人负责,并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进行。回收后的废血袋应存放在指定区域,并及时送至指定地点进行后续处理。此条文突出了废血袋管理的专业性和安全性,防止随意丢弃造成环境污染或安全隐患。
质量控制
标准第7.1条要求医疗机构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定期对输血标本运送和废血袋回收的过程进行检查和评估。通过持续的质量改进活动,确保整个流程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这一体系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医疗机构输血标本运送与废血袋回收管理规范》从标本采集、运送到废血袋回收等多个环节进行了全面的规定,为医疗机构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南,有助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