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普洱市水稻湿直播栽培的技术要求,包括选地、整地、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等环节。本文件适用于普洱市及生态条件相似地区水稻湿直播栽培生产。
Title:Pu'er Rice Wet Direct Seeding Cultiv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普洱市水稻湿直播栽培技术规程(DB5308T 65—2022)是指导当地稻农科学种植的重要依据。以下为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关于品种选择:规程强调应选用高产优质、抗逆性强且适应本地生态条件的品种。例如,推荐使用云粳系列等适合湿直播方式的品种,确保在水田环境下的良好生长。
在播种前准备方面:要求精细整地,保证田面平整无杂物。土壤需达到“三沟”配套的标准,即开好围沟、腰沟和厢沟,以利于后期排水防渍。同时,要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用有机肥1000公斤以上或商品有机肥400公斤左右,并配合适量氮磷钾复合肥。
播种环节至关重要:规定每亩大田的播种量应在7-9公斤之间,具体用量视种子发芽率而定。播种时采用机械条播或人工撒播均可,但需确保种子分布均匀。播种后立即灌深水护苗,水层高度保持在2-3厘米,直至幼苗长出2叶1心时才可逐步降低水位。
田间管理部分提到,当秧苗进入分蘖期后,要及时追施促蘖肥,通常是在插秧后的第7-10天内完成。施肥量约为总氮肥量的40%,并结合耘田除草进行。此外,在整个生育期内要保持浅水灌溉,特别是在孕穗至抽穗期间,水层控制在5-7厘米为宜。
病虫害防治方面:规程提倡采用农业措施与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式。比如通过合理轮作减少病源基数,利用天敌昆虫如赤眼蜂控制螟虫危害等。对于化学药剂的使用,则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执行,不得随意加大剂量或频次。
收获时机的选择同样不容忽视:规程建议当全田90%以上的稻谷达到完熟状态时即可开始收割。机械化联合收割机作业时应注意调整割台高度,避免损伤穗部造成损失;如果是人工收割,则要注意防止混杂不同品种导致质量下降。
以上内容是对该规程中一些核心条款的具体说明,希望能帮助广大稻农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规范,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