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共数据的分类原则、分级原则以及相关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内各级行政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的机构开展公共数据的分类分级工作。
Title:Public Data Classification and Grading Guidelines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1713-2022《公共数据分类分级指南》是由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和指导公共数据的分类与分级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数据分类原则
标准指出,数据分类应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可扩展性和稳定性四大原则。科学性要求分类体系能够准确反映数据的本质特征;实用性强调分类结果要便于实际操作和管理;可扩展性确保分类体系能适应未来新增的数据类型;稳定性则要求分类框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不变。
数据分级依据
数据分级主要基于敏感程度、影响范围及潜在风险三个维度。敏感程度包括个人隐私信息、商业机密等不同级别的敏感度;影响范围涉及数据泄露可能波及的人群或组织规模;潜在风险考量数据泄露可能导致的经济损失、社会危害等因素。根据这三方面的综合评估,将数据划分为不同等级。
分类分级流程
标准明确了从需求分析到最终实施的完整流程。首先需明确数据资源目录,接着开展数据资产盘点,识别各类数据属性。然后按照既定规则对数据进行初步分类,再结合分级标准细化每一类别的具体等级。最后形成完整的分类分级方案,并定期更新维护以保证其时效性和准确性。
实施建议
为了有效落实此标准,建议各机构建立专门的数据管理团队负责执行相关工作,同时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整体认知水平。此外还需建立健全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护措施,确保数据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安全性。
以上是关于DB36/T 1713-2022《公共数据分类分级指南》部分重要内容的深度解析,希望能为相关从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