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路隧道环境检测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检测频率及数据处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内已投入运营的公路隧道环境质量的检测与评价。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of Highway Tunnel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1709-2022《公路隧道环境检测技术规程》是江西省地方标准,该标准对公路隧道环境检测的技术要求、方法和流程进行了规范。以下选取其中一些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江西省内新建、改建及扩建的公路隧道,在运营期间对隧道内的环境参数进行检测。
二、术语和定义
1. 公路隧道:指供汽车通行且长度超过500米的专用构筑物。
2. 环境检测:指对隧道内部空气质量、噪声水平、照明条件等环境因素进行测量与评估的过程。
三、基本规定
1. 检测频率:常规检测每年至少一次;当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或自然灾害后需立即开展专项检测。
2. 检测人员资格:从事本项工作的技术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并通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
四、具体检测项目及其要求
1. 空气质量检测:
- 主要指标包括CO(一氧化碳)、NO2(二氧化氮)浓度以及能见度。
- 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便携式气体分析仪进行连续监测,确保数据准确可靠。
2. 噪声检测:
- 测量点应设于隧道入口处、中部和出口处。
- 应使用A计权声级计按照GB/T 3785.1-2010标准执行测量。
3. 照明条件检测:
- 包括照度值测定与眩光评价两部分。
- 照度值应在不同时间段内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眩光指数则依据实际情况采用主观评价法或客观仪器测试得出结果。
五、数据处理与报告编制
1. 数据记录须完整无误,所有原始资料均需妥善保存至少三年。
2. 编制检测报告时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工程概况、检测目的、使用的设备型号及校准情况、检测过程描述、数据分析结论以及改进建议等。
六、安全注意事项
1. 进入隧道前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如反光背心、安全帽等;
2. 遇恶劣天气条件下不宜开展户外作业;
3. 现场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保持通讯畅通,以便及时应对突发状况。
以上是对DB36/T 1709-2022中部分内容的重点阐述,希望对大家理解和应用该标准有所帮助。在实际工作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相关规定,确保检测工作科学合理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