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饮用水产品生产企业在选址与厂区环境、厂房和车间、设施与设备、卫生管理、原料控制、生产过程控制、检验、储存与运输、不合格品管理、产品召回管理、人员健康管理、培训及记录管理等方面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内瓶(桶)装饮用水、包装饮用水等饮用水产品的生产企业的卫生管理。
Title:Hygiene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Drinking Water Product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C54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0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1708-2022《饮用天然矿泉水生产卫生管理规范》是江西省地方标准,为保障饮用天然矿泉水的生产安全提供了技术依据。以下将对标准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选址与厂区环境部分,标准明确要求厂址应远离污染源,如垃圾场、医院等,并且厂区周围环境需保持清洁整齐。生产车间的设计布局要合理,确保生产流程顺畅,避免交叉污染。对于生产用水,必须符合GB 5749的要求,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这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
其次,关于生产设备与设施,标准强调设备材质的选择至关重要,应当选用无毒、耐腐蚀且易于清洗消毒的材料。此外,还需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防止因设备问题导致的产品污染。
再者,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的质量控制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所有进入生产线的原材料都必须经过严格检验,确保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特别是直接接触产品的包装材料,更需要满足食品级要求,以减少有害物质迁移的风险。
在人员管理方面,标准规定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员工健康管理制度,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参加健康检查,只有体检合格者才能上岗作业。同时,还应对职工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和操作技能。
另外,关于生产过程中的卫生控制措施,标准指出每个环节都要落实到位。例如,原料预处理时要注意温度、时间等因素;灌装工序则需采用封闭式系统,并严格执行清洗消毒程序;成品储存期间也要注意温湿度条件,防止霉变等问题发生。
最后,在检验与记录管理上,企业应配备相应的检测仪器设备,按照规定的频次对出厂前的产品进行全面检测,包括感官指标、理化指标以及微生物指标等项目。同时,要做好各项记录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生产日志、检验报告单等,以便追溯来源并分析原因。
总之,《饮用天然矿泉水生产卫生管理规范》从多个角度出发,为企业提供了全面而具体的指导方针,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整体水平,让消费者喝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