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雄安新区物联网终端在道路领域中的总体要求、功能要求、性能要求、部署要求及管理维护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雄安新区内物联网终端在道路领域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Guideline for IoT Terminals in Xiong'an New Area - Part 1: Roads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31T 007-2022《雄安新区物联网终端建设导则 第1部分:道路》是指导雄安新区道路物联网终端建设的重要技术文件。以下选取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导则明确界定了“物联网终端”、“智能感知设备”等核心概念。例如,物联网终端被定义为安装在道路上,用于采集、传输和处理交通信息的设备。这一定义明确了物联网终端的功能定位,为后续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统一的概念基础。
二、总体要求
第4.1条规定了物联网终端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包括安全性、可靠性、可扩展性和经济性。其中,安全性要求终端设备应具备防雷、防水、防腐蚀等功能;可靠性要求设备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不应低于5000小时;可扩展性要求系统应支持未来新增功能模块的接入;经济性要求在满足性能的前提下控制成本。
三、布设要求
第5.2条对物联网终端的布设密度做出了具体规定:主干道每200米设置一处,次干道每300米设置一处,支路每500米设置一处。这一规定充分考虑了不同等级道路的交通流量差异,确保监测数据的全面性和代表性。
四、供电与通信
第6.3条要求物联网终端应采用双回路供电方案,其中一路为主电源,另一路为备用电源。同时,通信网络应优先选用光纤通信,辅以无线通信作为补充。这不仅保证了终端设备的持续运行,还提高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五、测试与验收
第7.1条明确了物联网终端的测试项目,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兼容性测试。第7.2条规定了验收标准,要求所有测试项目合格率达到100%才能通过验收。严格的测试和验收程序确保了终端设备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六、维护管理
第8.1条提出了建立物联网终端维护管理体系的要求,包括制定维护计划、定期巡检、故障响应等内容。第8.2条规定了维护人员的培训要求,强调维护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以上条文从多个方面规范了雄安新区道路物联网终端的建设和管理,为打造智慧交通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