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清原马鹿结核病和副结核病的诊断、预防、控制和扑灭措施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清原马鹿养殖场及相关部门对结核病和副结核病的防控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uberculosis and Paratuberculosis in Qingyuan Red Deer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04T0019-2022《清原马鹿结核病和副结核病防治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清原地区马鹿养殖中结核病和副结核病的预防与控制的技术标准。以下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防疫措施:养殖场应建立完善的防疫体系,包括定期消毒、隔离新进动物等。规定要求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消毒,并且所有进入养殖场的新马鹿都必须经过为期30天的隔离观察,期间需每日监测其健康状况。
2. 免疫接种:对于未发病区域内的种鹿群,每年春季需进行一次结核菌素皮内注射试验;若发现阳性反应,则需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重复检测直至确认无误后方可继续饲养。此外还强调了疫苗的选择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3. 疫情报告制度: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应在24小时内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报告,并配合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同时要求建立详细的档案记录,内容涵盖发病时间、地点、症状表现以及处理过程等信息。
4. 人员管理: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前必须穿戴干净的工作服帽鞋,并经过淋浴更衣程序;禁止携带任何可能污染环境或传播疾病的物品如手机钱包等进入场内;定期组织员工参加专业知识培训以提高整体防控水平。
5. 饲养环境改善:建议采用全封闭式舍饲方式减少外界干扰因素的影响;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防止湿度过高导致细菌滋生;合理规划饲料存放位置避免交叉污染等情况发生。
这些条款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有效降低这两种疾病在清原马鹿群体中的发病率,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同时也保护了人类公共卫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