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清原马鹿繁育的场地选择、种群管理、饲养管理、繁殖技术、疾病防控及鹿产品加工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清原马鹿的人工繁育和养殖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Breeding of Qingyuan Red Deer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04T0017-2022清原马鹿繁育技术规程》是辽宁省地方标准,为清原马鹿的科学繁育提供了系统指导。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条文】5.1 圈舍建设应符合GB/T 18096的要求,并保证通风良好、光线充足。
【解读】本条强调了圈舍环境对马鹿健康的重要性。通风可防止疾病传播,保持空气新鲜;充足的光线有助于马鹿的生理节律调节和行为表现。建设时需参照国家标准,确保设施安全可靠。
【条文】5.3 饲料种类应多样化,包括青绿饲料、粗饲料和精饲料,日粮中粗纤维含量不低于15%。
【解读】多样化的饲料搭配能全面满足马鹿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粗纤维含量要求旨在维持其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避免因缺乏纤维而导致的消化障碍。
【条文】6.2 种鹿选择标准:公鹿年龄在3岁以上,母鹿初次配种年龄应在2岁半至3岁之间,体质健壮无遗传缺陷。
【解读】合理的种鹿选择是提高后代品质的关键。成年公鹿和适龄母鹿的繁殖能力更强,同时严格排除有遗传问题的个体,可有效提升群体整体素质。
【条文】6.4 繁殖季节一般为每年的8月至次年1月,发情期持续约20天。
【解读】掌握繁殖规律对于提高受胎率至关重要。这一时期内需加强饲养管理,提供充足营养,并密切观察发情动态,适时配种以获得最佳繁殖效果。
以上内容突出了该标准在实际操作中的核心要点,从业者应严格按照规定执行,促进清原马鹿养殖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