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供水智能监控系统建设的基本要求、系统架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数据接口及安全性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城市供水系统的智能化监控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和验收。
Title: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Construction of Intelligent Monitoring System for Water Supply - DB3501T 011-2022
中国标准分类号:P56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供水智能监控系统建设技术要求解读
DB3501T 011-2022是一项针对供水智能监控系统建设的重要地方标准。以下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一、系统架构要求
该标准规定了供水智能监控系统的总体架构应包括数据采集层、网络传输层、数据处理层和应用服务层。其中数据采集层负责实时监测各类传感器数据,网络传输层确保数据安全可靠传输,数据处理层对采集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应用服务层提供用户交互界面和决策支持。
二、数据采集要求
标准明确指出,水压、流量、水质等关键参数的采集频率不得低于每分钟一次,并要求采用高精度传感器。同时强调了设备的可靠性与稳定性,要求在极端环境下仍能正常工作。
三、网络安全要求
针对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标准提出了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使用加密通信协议、定期更新系统补丁、设置访问控制策略等。特别强调要防止非法入侵和数据泄露,保障系统运行安全。
四、数据存储与管理
要求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实现数据的集中存储与管理。规定了数据备份机制,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同时鼓励采用大数据技术对历史数据进行挖掘分析,为后续优化调整提供依据。
五、功能性能要求
明确了系统需具备的基本功能,如实时监测、报警提醒、趋势分析等。对于响应时间也有具体指标,一般情况下不得超过5秒。此外还特别提到要支持多终端访问,方便不同岗位人员随时随地获取所需信息。
六、运维管理要求
从日常维护到故障排查都给出了指导建议。提倡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培训演练,提高运维团队的专业水平。同时也提醒要注意节能环保,在保证系统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能耗。
以上是对DB3501T 011-2022中部分核心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各相关单位能够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共同推动供水智能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