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敖汉沙棘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准备、种子处理、播种技术、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敖汉沙棘育苗的技术指导及相关林业生产活动。
Title:AoHan Sea Buckthorn Seedling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敖汉沙棘育苗技术规程》(DB15/T 2818—2022)是由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关于沙棘育苗的技术规范。该标准对敖汉地区沙棘的育苗过程进行了全面的规定,以确保沙棘苗木的质量和成活率。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育苗地选择与准备
标准中规定,育苗地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排水良好且土壤肥沃的地方。土壤pH值应在6.0-7.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育苗前需要深翻土地30厘米以上,并施入腐熟农家肥作为基肥。这一要求旨在为沙棘种子提供一个适宜生长的基础环境,确保幼苗能够健康发育。
2. 种子处理
对于种子处理部分,标准指出要采用机械或化学方法打破种子休眠。具体做法是将种子浸泡于40℃温水中24小时后,再用0.5%高锰酸钾溶液消毒10分钟。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种子发芽率并防止病害发生。此外,在播种前还需要进行催芽处理,即将种子置于湿润纱布中保持温度20℃左右直至露白。
3. 播种时间与密度
标准建议春季和秋季均可播种,但以春季为主。当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即可开始播种。播种行距控制在30厘米,株距则为15厘米较为合适。每平方米播种量约为150粒左右。合理安排播种时间和密度有助于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同时也有利于后期管理工作的开展。
4. 苗期管理
苗期管理是整个育苗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标准强调要加强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度积水;定期除草松土,避免杂草争夺养分;适时追肥补充营养。另外还提到要注意防治病虫害,一旦发现病害迹象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控制。
5. 起苗与运输
当沙棘幼苗长至高度达到20厘米以上时就可以考虑起苗了。起苗时要注意尽量减少根系损伤,并随挖随栽。如果不能立即种植,则需妥善包装后运往目的地,在运输途中保持适当湿度以防失水过多影响成活率。
通过上述几个方面的详细介绍可以看出,《敖汉沙棘育苗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从选地到起苗全过程的技术要点,而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了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具体指导方案。这对于促进敖汉地区沙棘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