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降香黄檀造林及幼林抚育的技术要求,包括造林地选择、整地、苗木栽植、抚育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降香黄檀的人工造林及幼林抚育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Dalbergia odorifera Planting and Young Forest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5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03/T 055—2022 降香黄檀造林及幼林抚育技术规程》是浙江省温州市为规范降香黄檀(即黄花梨)的造林和幼林抚育工作制定的地方标准。该标准对降香黄檀的种苗选择、造林地准备、造林方法、幼林抚育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作出了详细规定,旨在提高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量,促进降香黄檀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一、种苗选择与处理
标准要求选用经过检疫合格的优质种苗,种苗应具备健壮的根系和完整的顶芽。具体来说,苗木高度应在40厘米以上,地径不低于0.6厘米,且无机械损伤和病虫害。在造林前需对种苗进行适当的修剪和浸根处理,以提高成活率。修剪时保留顶部3-4片复叶,剪去其余部分;浸根则使用泥浆或生根剂溶液,浸泡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
二、造林地选择与准备
造林地应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地块。适宜的土壤pH值范围为5.5-7.0,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造林前需进行彻底的整地,清除杂草、树根等障碍物,并按株行距挖定植穴。定植穴规格一般为50×50×40厘米,回填时分层施入腐熟有机肥和表土,确保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
三、造林方法
降香黄檀的造林密度应根据立地条件确定,一般每亩种植200-250株。采用穴植法进行造林,将处理好的种苗放入定植穴中央,扶正后覆土压实,使根颈略高于地面。栽植深度要适中,过深会导致根系缺氧,过浅则容易被风吹倒。栽植完成后要及时浇足定根水,并覆盖一层稻草或其他覆盖物以保持土壤湿度。
四、幼林抚育管理
幼林抚育主要包括松土除草、追肥灌溉、整形修剪等内容。在幼林期每年需进行至少两次全面松土除草,深度控制在5-10厘米,避免伤及根系。施肥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结合微量元素肥料。灌溉要根据天气情况灵活调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整形修剪主要是去除竞争枝、枯死枝和过密枝,培养良好的树形结构。
五、病虫害综合防治
针对降香黄檀常见的炭疽病、白粉病、蚜虫、金龟子等病虫害,标准提出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定期检查苗木健康状况,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物理防治可采用人工捕捉害虫、摘除病叶等方法;生物防治可通过释放天敌昆虫或喷洒微生物制剂来控制害虫数量;化学防治则需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在最佳时期进行喷雾处理,同时注意轮换用药防止抗药性产生。
六、档案记录与成效评估
为确保造林工作的科学性和可追溯性,标准强调要做好全过程的档案记录。包括种苗来源、造林时间、抚育措施、病虫害发生情况等信息都应详细登记备案。此外,还应对造林成效进行定期监测评估,主要指标有成活率、保存率、生长量等,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管理方案。
综上所述,《DB3303/T 055—2022 降香黄檀造林及幼林抚育技术规程》从种苗选择到后期管理提供了系统化的指导,对于推动降香黄檀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相关单位和个人在实际操作中应严格遵守各项技术要求,确保造林质量和经济效益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