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民间河长的工作职责、选聘条件、培训要求、工作流程及考核评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民间河长的管理工作,旨在推动公众参与河道管理和保护工作,提升水环境质量。
Title:Work Specifications for Community River Chiefs
中国标准分类号:Z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民间河长工作规范》(DB3303/T 048-2022)是浙江省温州市为指导和规范民间河长工作的技术标准。该标准从职责任务、工作内容、考核评价等方面对民间河长的工作进行了系统规定,以下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民间河长的职责任务
标准明确指出,民间河长的主要职责包括协助政府开展河湖巡查、宣传河湖保护知识、收集反馈公众意见以及参与河湖治理相关活动。例如,第四条提到“民间河长应定期对责任河段进行巡查,重点检查水质状况、垃圾堆放情况及非法排污行为”。这一要求明确了民间河长需要具备的基本巡查能力,强调了发现问题的重要性。巡查过程中,民间河长应当携带必要的工具如相机或记录本,以便及时记录问题并上报相关部门。
二、日常巡河的具体要求
在第五条中,标准特别强调了巡河频率与方式。“民间河长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全面巡河,并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巡查次数。”这表明民间河长不仅要有固定的巡查计划,还需灵活应对突发状况。此外,第六条指出,“巡河时需注意观察水体颜色、气味变化,同时检查河岸是否存在乱搭乱建现象。”这些细节要求有助于民间河长更精准地识别潜在的问题点,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三、信息收集与反馈机制
第七条提出了建立信息台账的要求:“民间河长应及时将巡河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形成书面报告,包括问题描述、图片证据等。”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因为它确保了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和可追溯性。第八条进一步补充道,“对于能够自行解决的小型问题,民间河长应立即采取措施处理;而对于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重大问题,则需迅速上报给当地河长制办公室。”这种分级处置机制既保障了问题得到及时响应,也避免了资源浪费。
四、公众参与与宣传教育
第十一条鼓励民间河长积极参与各类宣传活动:“通过举办讲座、发放资料等形式向周边居民普及河湖保护知识,增强社会大众环保意识。”这项工作旨在构建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河湖管理的良好氛围。第十二条还建议,“民间河长可以组织志愿者团队,定期开展清洁河流行动。”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改善河道环境,还能凝聚更多力量参与到河湖保护事业当中。
五、考核评价体系
最后,在第十五条中建立了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由县级以上河长制办公室负责对民间河长的工作表现进行年度评估,主要依据其履职情况、解决问题成效等因素综合打分。”此举不仅能够客观衡量民间河长的工作成果,也为后续改进提供了依据。同时,第十六条强调,“考核结果将作为表彰奖励的重要参考依据,表现优秀的民间河长将获得荣誉证书或其他形式的认可。”
综上所述,《民间河长工作规范》(DB3303/T 048-2022)从多个维度细化了民间河长的工作内容与方法,为推动全民参与河湖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希望每一位民间河长都能严格按照标准履行职责,共同守护我们的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