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山东省农村供水水厂等级评价的术语和定义、评价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及结果应用。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农村供水水厂的等级评价工作。
Title:Guidelines for Evaluation of Rural Water Supply Plant Grad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4566—2022农村供水水厂等级评价导则》是一项专门用于评估农村供水水厂等级的技术规范。这项标准对于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以下选取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评价指标体系部分,该标准明确将供水规模、水质达标率、设施完好度以及管理规范化程度作为主要评价维度。其中供水规模直接决定了服务人口和服务范围,是衡量水厂基础能力的重要指标。水质达标率反映了水厂净化处理工艺的有效性,这是保障居民健康用水的核心要求。设施完好度强调了设备维护保养的重要性,确保长期稳定运行。管理规范化程度则涵盖了规章制度建立、人员培训等方面,体现了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在农村供水领域的应用。
其次,在评分细则中,特别提出了自动化监控系统建设的要求。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具备自动监测进出水流量、压力、浊度等功能的智能控制系统成为现代化水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部分内容不仅提高了运行效率,还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增强了突发状况下的应急响应速度。
再者,关于安全防护措施的规定也值得关注。标准要求水厂必须设置物理隔离设施,并安装视频监控装置以防止人为破坏或污染事件发生。此外,还需定期开展应急演练,确保一旦出现安全事故能够迅速启动预案妥善处置。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该标准鼓励采用节能环保型设备和技术方案。比如推广使用太阳能供电系统替代传统电力供应方式,既节约能源又减少碳排放量;选用低能耗泵机等高效节能产品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
总之,《DB37/T 4566—2022农村供水水厂等级评价导则》通过科学合理的指标设定和严格细致的操作规程,为推动我国农村饮水安全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