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稻作区大球盖菇露地栽培的产地环境、栽培季节、栽培场地准备、菌种选择与培养、覆土材料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稻作区大球盖菇的露地栽培。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Open-field Cultivation of King Oyster Mushroom in Paddy Area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06T 45-2021稻作区大球盖菇露地栽培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稻作区大球盖菇露地栽培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环境要求
标准明确指出,栽培区域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排灌方便且远离污染源的地方。土壤以壤土或沙壤土为佳,pH值应在5.5至7.5之间。这样的环境条件能够保证大球盖菇的良好生长,避免因环境不适宜导致的产量下降。
二、栽培材料准备
标准强调了栽培材料的重要性,要求使用新鲜的稻草作为主料,并辅以适量的牛粪或其他有机肥料。稻草需经过粉碎处理,长度控制在5-10厘米左右,确保发酵均匀。此外,还需注意材料的新鲜度和无病虫害情况,这是保障大球盖菇健康生长的基础。
三、播种与管理
关于播种方法,标准建议采用层播的方式,即先铺一层发酵好的稻草,再撒上一层培养基质,如此反复直至堆垛完成。每平方米的播种量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一般为1.5至2公斤干料。同时,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定期检查并清理杂草,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四、采收标准
标准规定了大球盖菇的采收时机,当菌盖完全展开但尚未变色时即可采摘。过早采摘会影响产量,过晚则可能导致品质下降。每次采摘后应及时清理场地,促进下一茬菇的生长。
五、病虫害防治
对于病虫害的防治,标准提倡采用物理和生物的方法为主,如设置防虫网、释放天敌等。化学药剂只能作为辅助手段,在必要时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避免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以上是对《DB4206T 45-2021稻作区大球盖菇露地栽培技术规程》中部分关键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