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寒退化草地生态修复的原则、技术流程、修复措施及后续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高寒退化草地的生态修复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Degraded Alpine Grasslan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33T 69-2022高寒退化草地生态修复技术规范》是四川省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和规范高寒地区退化草地的生态修复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内海拔2800米以上的高寒草甸、高山草甸等类型的退化草地生态修复工作。这一规定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区域,确保了修复措施与当地自然条件相适应。
2. 术语和定义:
- 退化草地:指由于人为活动或自然因素导致植被覆盖度降低、生产力下降、土壤侵蚀加剧的草地。
- 生态修复:通过采取人工干预措施恢复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过程。
这些定义为后续的具体操作提供了理论基础,使技术人员能够准确理解“退化”和“修复”的概念。
3. 修复原则:强调尊重自然规律,采用生物措施为主导,工程措施为辅助的原则。例如,在选择植物种苗时应优先考虑本地物种,以提高存活率并减少对外来物种可能带来的生态风险。
4. 修复方法:
- 植被重建:包括播种优良牧草种子、铺设草皮等手段来增加植被覆盖率。
- 土壤改良:利用有机肥改善贫瘠土壤条件,促进植物生长。
- 围栏保护:设置围栏防止牲畜进入破坏新生长植被。
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技术要求,比如播种深度、肥料用量等细节问题都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执行。
5. 监测评估:规定了在不同阶段对修复效果进行监测的具体内容,如植被恢复情况、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等,并给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后续计划。
6. 后期管理:提出了一套完善的管护方案,包括定期修剪过密植株、控制病虫害发生频率等内容。良好的后期管理工作对于巩固前期成果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DB5133T 69-2022高寒退化草地生态修复技术规范》不仅涵盖了从规划到实施再到维护全过程的技术要点,还特别注重结合四川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对于推动当地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