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重庆市社会医疗机构全身RADS(放射学档案与数据系统)的诊断标准、操作流程及质量控制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重庆市社会医疗机构在全身影像诊断中的RADS分类与应用。
Title:Chongqing Social Medical Institutions Full-body RADS Diagnostic Criteria
中国标准分类号:C47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以《TCAS MI 011-2024 重庆市社会医疗机构全身RADS诊断标准》中关于“乳腺病变分类与评估”这一条为例,分析新旧版本的变化及其应用方法。
在旧版标准中,乳腺病变主要依据形态学特征分为良性、可能良性、可疑恶性及高度怀疑恶性四个类别。而新版标准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对BI-RADS分类的具体描述,并强调了超声弹性成像和造影技术的应用价值。例如,在新版标准下,“BI-RADS 3类”不再仅仅依赖于形态学判断,还需结合弹性评分和造影增强情况综合评估。这意味着医生在面对这类病变时,不仅要观察其边界是否清晰、内部回声是否均匀等传统指标,还应考虑使用弹性成像技术测量硬度值以及造影剂分布特点来辅助诊断。
具体操作上,当遇到BI-RADS 3类病变时,首先通过常规超声检查确定病灶性质,然后采用弹性成像技术获取硬度信息。如果硬度值较高且造影显示早期快速强化,则倾向于归为BI-RADS 4a类;反之若硬度较低且无明显强化,则仍可维持BI-RADS 3类分类。这种改变提高了诊断准确性,减少了不必要的活检次数。
此外,新版标准还特别指出,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灵活调整策略。比如对于年轻女性患者,由于其乳腺组织较为致密,常规超声可能难以提供足够信息,此时更需要借助高级影像学手段如弹性成像和造影增强来进行补充评估。同时,也提醒临床医师注意与其他科室协作,确保诊断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TCAS MI 011-2024》通过对乳腺病变分类标准的细化和完善,进一步规范了社会医疗机构全身RADS诊断流程,有助于提高诊疗水平和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