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草果种植中种子种苗繁育的技术要求、繁育方法和质量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草果种植过程中种子种苗的繁育与管理。
Title:Grassfruit Cultivation - Seedling Propag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草果是一种重要的香料作物,其种子种苗的繁育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的种植效果和产量。云南省地方标准DB5333/T 1.1—2022《草果种植 种子种苗繁育》为规范草果种子种苗的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以下将对标准中的关键内容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在种子种苗繁育环境条件方面,该标准明确要求繁育场地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肥沃且未种植过相关作物的土地上。同时强调了环境空气质量需达到GB 3095中二级标准以上的要求,确保无污染源影响。
其次,关于品种选择与种质资源管理,标准指出应当选用经过审定并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优良品种,并建立完善的种质资源库以保存珍贵遗传材料。此外还规定了种子采集的时间节点以及处理方法,比如应在果实充分成熟后及时采摘,并采用自然干燥或低温烘干等方式妥善保存。
再者,在播种前准备工作中,标准特别提到要对种子进行预处理,包括但不限于消毒、浸种等步骤,目的是提高发芽率和成活率。同时建议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播种密度,合理安排行距与株距,以便于后期管理和收获操作。
最后,对于病虫害防治措施也有明确规定,提倡采用物理、生物及化学相结合的方法综合防控,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总之,《草果种植 种子种苗繁育》这一地方标准从多个角度出发,为草果产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技术规范,可以有效提升草果种子种苗的质量水平,促进整个产业链持续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