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暗紫贝母育苗的产地环境、种子采集与处理、播种、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苗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暗紫贝母的育苗生产及其相关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edling Cultivation of 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暗紫贝母育苗技术规程》(DB5334/T 7-2022)是云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暗紫贝母的育苗技术要求。以下为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育苗地选择:应选在海拔2000米至3000米之间的区域,土壤pH值6.0至7.5之间,且需具备良好的排水条件。此条文强调了适宜的地理和土壤环境对于暗紫贝母生长的重要性。
2. 种子处理:播种前种子需用清水浸泡24小时,然后置于25℃恒温箱中催芽7天。这一过程有助于提高种子发芽率,确保出苗整齐。
3. 播种时间:最佳播种时间为每年的9月至10月。此时气候凉爽湿润,有利于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
4. 栽培密度:每平方米种植约1000株左右,行距保持在20厘米左右。合理的栽培密度可以有效利用土地资源,促进植株健康发育。
5.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植株状况,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物理或生物方法进行防控。避免使用化学农药,以保护生态环境。
6. 施肥管理:生长期间每月追施一次稀薄有机肥,注意氮磷钾比例均衡。充足的养分供给是保证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以上内容涵盖了该标准中的核心部分,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