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方案编制的基本原则、工作程序、内容要求和技术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湖南省行政区域内各类矿山生态保护与修复方案的编制。
Title:Compilation Specification for Mine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Plan
中国标准分类号:Z 7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方案编制规范》(DB43/T 2298-2022)是湖南省地方性技术标准,旨在指导矿山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第五条明确规定了编制方案的基本原则,包括生态优先、保护为主、自然恢复优先于人工干预等。这表明在矿山生态保护修复过程中应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尽量减少人为干扰,优先采用自然恢复手段,如植被恢复、土壤改良等。
第十一条要求明确矿山生态保护修复的目标和任务。目标需具体可量化,例如提高植被覆盖率至XX%,减少水土流失量XX吨/年。任务则应涵盖生态修复、污染治理、土地复垦等方面,确保方案具有操作性和针对性。
第十六条指出要开展现状调查与评估。调查内容应包括地形地貌、土壤特性、植被状况、水资源分布及污染情况等。评估时要综合考虑矿山开采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为后续修复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十二条强调了分区分类修复策略。根据矿区不同区域的生态特征和社会经济条件,制定差异化的修复方案。例如,对于植被破坏严重的区域重点实施植被重建工程;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段优先开展边坡治理。
第三十条明确了监测与维护的要求。修复完成后需建立长期监测体系,定期检查植被生长、土壤稳定性等情况,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同时要做好后期管护工作,保障修复效果持续稳定。
这些条款构成了矿山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核心框架,为编制高质量的修复方案提供了明确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