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豆品种合农139的生产技术要求,包括种子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等环节的技术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大豆品种合农139的种植与生产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Soybean Variety Hennon 139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4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08T 138-2022 大豆品种合农139生产技术规程》是一部专门针对大豆新品种合农139的生产技术规范。以下为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1. 种子处理:要求种子纯度达到98%以上,净度不低于99%,发芽率在85%以上。这确保了播种后出苗整齐一致,提高产量。种子需经过精选、晒种和药剂拌种等步骤,以增强抗病虫害能力。
2. 播种期与密度:建议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采用窄行密植方式,行距控制在40-50厘米之间,每公顷保苗数应在30万株左右。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促进植株生长发育。
3. 肥水管理:基肥施用量为氮磷钾比例1:2:1,追肥分两次进行,分别在苗期和开花期。灌水应根据土壤墒情适时适量,特别是在花荚期要保持田间湿润状态,但避免积水。
4. 病虫害防治:重点防控大豆食心虫、蚜虫及锈病等主要病虫害。可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在发病初期及时喷洒,同时加强田间监测预警工作。
5. 收获与贮藏:当叶片基本脱落、豆荚变黄时即可收获。收获后要尽快脱粒,并将籽粒水分降至13%以下入库保存,防止霉变。此外还需定期检查粮仓环境条件,确保安全储存。
这些规定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栽培措施,充分发挥合农139品种的优良特性,实现高产优质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