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体验基地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选址要求、设施设备、服务内容、人员要求、安全管理、环境保护以及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体验基地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Title:Basic Requirements for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ourism Experience Ba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0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2523—2022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体验基地建设基本要求》是一项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体验基地建设的重要地方标准。以下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关于资源保护与传承
标准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体验基地应首先确保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和传承。这意味着基地建设必须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不能脱离其本质属性。基地应当设立专门机构或聘请专业人员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研究和保护工作,同时要制定详细的保护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得以延续。
二、体验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标准强调体验活动的设计应具有参与性、互动性和教育性。具体而言,体验活动不仅要让游客能够亲身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中去,还应该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向游客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例如,在剪纸艺术体验活动中,游客不仅能够亲手制作剪纸作品,还能了解剪纸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三、基础设施建设
对于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基地需要具备必要的场地设施,包括但不限于展览展示区、教学培训区、休息服务区等,并且这些区域的功能划分要合理,便于管理和使用。此外,基地还需配备相应的设备和技术支持,如多媒体设备、网络设施等,以便于开展数字化保护和传播工作。
四、安全管理
安全是任何旅游项目都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标准特别提到,基地内各项设施的安全性能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同时,基地应当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游客的人身财产安全。
五、社会效益评估
最后,标准还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体验基地的社会效益评估。这包括但不限于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生活状况改善的情况以及对公众意识提升的效果等方面。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可以更好地指导基地发展方向,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
以上是对《DB14/T 2523—2022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体验基地建设基本要求》中几个关键条文的深入解读,旨在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从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