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粱农艺农机一体化生产的技术要求,包括耕整地、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和贮藏等环节的技术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高粱的机械化生产和农艺配套技术实施。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ntegrated Agronomy and Machinery Production of Sorghum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高粱农艺农机一体化生产技术规程》(DB1411T 52-2022)是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高粱的种植和机械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标准制定背景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吕梁市及其周边地区高粱的种植及配套机械化作业。它涵盖了从播种到收获整个过程的技术要求,确保农业生产和机械操作之间的协调统一。
关键技术要点解析
# 1. 品种选择
标准强调应选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抗病虫害能力强且产量高的优良品种。例如,推荐使用晋杂系列或晋单系列等经过审定的高产优质品种。这不仅能够提升作物的整体品质,还能有效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减少农药使用量。
# 2. 土壤准备
在土地耕作方面,要求深耕细耙,确保土壤疏松透气。具体做法包括秋季深翻整地,春季浅耕保墒,并施足底肥。合理的土壤管理可以为高粱生长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促进根系发育。
# 3. 播种技术
播种时需注意密度控制,一般每亩播种量约为3公斤左右。采用精量播种机进行条播或穴播,保证种子分布均匀。同时,根据天气情况调整播种时间,通常以春播为主,在气温稳定回升后进行。
# 4.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主要包括水分调控、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灌溉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避免积水导致烂根现象的发生。追肥则要结合植株长势适时适量补充氮磷钾肥料。对于病虫害防控,提倡物理方法如灯光诱捕器和生物制剂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综合治理。
# 5. 收获与储藏
当高粱籽粒达到完全成熟状态时即可开始收获。建议采用联合收割机一次性完成割穗、脱粒、清选等多个工序。收获后的粮食应及时晾晒干燥至安全含水量范围内,并妥善保管防止霉变。
以上是关于《高粱农艺农机一体化生产技术规程》(DB1411T 52-2022)部分重要内容的深度解读。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从而实现高效优质的农业生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