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控措施、田间管理及监测方法等。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玉米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指导。
Title:Corn Pest and Disease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11T 49-2022《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是山西省运城市发布的关于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基本原则
标准指出,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强调通过农业措施、物理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
种子处理
种子处理是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的重要环节。标准要求对种子进行精选,去除病粒和虫粒,并推荐使用生物菌剂或植物源农药进行拌种处理。这不仅能有效预防苗期病害,还能促进幼苗健壮生长。
田间管理
在田间管理方面,标准提倡合理密植、平衡施肥以及适时灌溉。合理的种植密度可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病虫害发生几率;平衡施肥则有助于增强作物抗逆性;而适时灌溉不仅满足了作物生长需求,也减少了因缺水导致的弱苗现象,从而间接减轻病虫害压力。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方法包括灯光诱杀、色板诱集等。标准鼓励在成虫产卵高峰期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成虫,这种方法能够显著降低田间的虫口基数。同时,利用黄色粘虫板对蚜虫等害虫进行诱捕也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绿色防控的核心内容。标准特别提到要积极推广使用天敌昆虫如赤眼蜂来控制玉米螟等害虫的数量。此外,还应优先选择高效低毒无残留的微生物制剂作为替代传统化学农药的主要手段。
化学防治
尽管强调绿色防控理念,但在必要情况下仍需采取化学防治措施。标准规定,在其他防控措施效果不佳时才可谨慎使用化学药剂,并且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浓度配比施用,避免过量使用造成环境污染及害虫产生抗药性问题。
监测预警体系建立
为了更好地实施病虫害绿色防控,标准建议建立健全监测预警体系。通过定期巡查了解田间病情虫情动态变化情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指导农户科学决策,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总之,《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为我们提供了全面系统的解决方案,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地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以达到最佳防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