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羊肚菌液体菌种生产的术语和定义、生产工艺流程、技术要求、质量控制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羊肚菌液体菌种的生产及相关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Liquid Mycelium Seed of Morel Mushroom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8T 314-2022《羊肚菌液体菌种生产技术规程》是河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羊肚菌液体菌种的生产流程,确保产品质量和栽培效果。以下对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在原材料选择上,标准强调了培养基成分的重要性。如规定碳源应选用葡萄糖或蔗糖,氮源则需采用蛋白胨或酵母膏等易被吸收的物质。这是因为羊肚菌菌丝生长需要特定营养配比,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活力。同时,原料必须新鲜无污染,避免引入有害微生物。
关于接种操作,标准要求无菌环境下进行,接种量为5%-10%。这是基于实验数据得出的最佳范围,既能保证足够多的初始菌种数量,又不会造成资源浪费。接种工具需提前灭菌处理,并且整个过程要快速完成以减少外界干扰。
发酵条件控制方面,标准指出温度应维持在22℃-26℃之间,pH值保持在5.5-6.5范围内。这两个参数直接影响菌丝代谢速率和产物合成效率。此外,搅拌速度和供氧量也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通常设定为150-200转/分钟,确保均匀混合的同时防止过度剪切损伤细胞。
质量检测环节包括感官检查、显微镜观察以及生物学测定三个方面。其中感官检查主要看颜色是否正常、有无异味;显微镜下确认菌丝形态是否健康完整;而生物学测定则是通过测定菌丝干重或者产孢量来评估总体生长状况。这些方法相互补充,可以全面反映液体菌种的实际水平。
最后,在储存运输过程中,标准建议将液体菌种置于0℃-4℃冷藏保存,并尽快投入使用。长时间存放会导致活性下降甚至丧失,因此合理安排使用计划非常重要。
以上内容涵盖了该标准中的核心要点,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