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寒地苹果矮化中间砧苗木繁育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寒地苹果矮化中间砧苗木的繁育与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pagation of Dwarfing Interstem Apple Seedlings in Cold Reg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8T 309-2022《寒地苹果矮化中间砧苗木繁育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寒地区域苹果矮化中间砧苗木繁育的技术规范。以下选取了其中一些重要的条文并进行了详细解读。
苗木选择与处理
条文:4.1 苗木选择
> 苗木应选用健康、无病虫害的优质接穗和砧木,要求接穗品种纯正,砧木生长健壮。
解读:这一条强调了苗木质量的重要性。健康的苗木是确保后期生长发育良好的基础。接穗品种的纯正性直接关系到果实的质量和产量,而砧木的健壮则影响着整个植株的抗逆性和适应性。因此,在选择苗木时,必须严格把关,避免使用带有病虫害或基因不纯的材料。
条文:4.2 苗木处理
> 接穗剪取应在休眠期进行,长度为15-20厘米,保留2-3个饱满芽眼;砧木修剪后需涂抹愈合剂以促进伤口愈合。
解读:接穗的处理直接影响嫁接的成功率。适宜的时间段可以提高嫁接成活率,同时保证接穗具有足够的营养储备。保留适当数量的芽眼有助于新梢的萌发。对于砧木来说,及时处理伤口并使用愈合剂能够有效防止感染,加速愈合过程。
繁殖方法
条文:5.1 嫁接方法
> 推荐采用\"T\"字形芽接法,操作时要确保形成层对齐,接穗与砧木紧密贴合。
解读:“T”字形芽接是一种高效且常用的嫁接方式,它通过精确对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来实现良好的愈合效果。形成层对齐是成功的关键步骤之一,这一步骤决定了水分和养分能否顺利传输至新生组织中去。此外,接穗与砧木之间的紧密贴合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外界因素干扰,加快愈合速度。
条文:5.2 插条繁殖
> 插条长度控制在15-20厘米之间,基部削成楔形,插入沙床中深度约为插条长度的三分之一。
解读:插条繁殖适用于某些特定情况下,如大规模生产或者难以获得足够数量优质接穗时。选择合适的插条长度以及正确的削切角度可以增加生根几率。将插条插入沙床时注意不要过深或过浅,过深可能导致通气不良而腐烂,过浅则可能无法固定导致倒伏。
栽培管理
条文:6.1 定植密度
> 定植密度一般为每公顷3300-4400株,行距为3米,株距为1.5-2米。
解读:合理的定植密度对于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至关重要。根据本标准建议的定植密度,既保证了充足的光照条件又不会因为过于拥挤而影响通风透气性。同时,适当的行距和株距有利于机械化作业以及后续田间管理工作的开展。
条文:6.2 水肥管理
> 新栽植苗木第一年不宜施肥过多,主要依靠基肥满足需求;进入盛果期后每年秋季施入有机肥作为基肥,并结合追肥补充氮磷钾等元素。
解读:初期阶段应以培养健壮根系为主,过量施肥可能会造成烧苗现象。随着树体逐渐长大,合理搭配各种肥料种类和比例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到了盛果期,科学合理的水肥供应不仅能提升果实品质还能延长果树寿命。
以上就是关于DB1308T 309-2022《寒地苹果矮化中间砧苗木繁育技术规程》部分重要内容及其详细解读。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