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甜玉米栽培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范围内甜玉米的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weet Corn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1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甜玉米栽培技术规程》DB3502T 023-2022是由福建省厦门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规定了甜玉米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等环节的技术要求,适用于厦门地区甜玉米的生产。
在产地环境方面,标准指出甜玉米种植区应远离工业污染源,土壤pH值以6.0至7.5为宜,土壤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并且灌溉用水需符合GB 5084的规定。这表明甜玉米对生长环境有较高要求,良好的土壤条件和清洁的水源是优质甜玉米生产的前提。
关于品种选择,标准推荐选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品质优良的甜玉米品种。例如,“超甜1号”、“金玉甜”等品种因其高产稳产、口感好等特点被广泛采用。同时强调种子质量应达到GB/T 3543.1至GB/T 3543.7的要求,即种子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9%,发芽率不低于85%。
在播种育苗阶段,标准建议春播时间为每年2月至4月,秋播时间为8月至9月。每穴播种量为3至5粒,覆土厚度约为2至3厘米。此外还提到要合理密植,一般情况下行距保持在50至60厘米,株距控制在25至30厘米之间。
田间管理部分包括肥水管理、中耕除草等内容。施肥上主张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氮磷钾比例通常为1:0.5:1。每次施肥后要及时浇水促进养分吸收,特别是在抽穗期和灌浆期需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同时定期进行中耕松土,改善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
病虫害防治是确保甜玉米健康生长的关键措施之一。标准提倡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农业防治主要是通过轮作倒茬、清洁田园来减少病原菌和害虫基数;物理防治可利用黄板诱杀蚜虫或设置防虫网阻挡害虫侵入;而化学防治则需严格按照农药标签说明使用,并注意安全间隔期。
最后,在采收环节,标准明确了最佳采收时间应在乳熟末期至蜡熟初期,此时籽粒饱满且含糖量较高。采收时应轻拿轻放避免损伤果实,并尽快将鲜食甜玉米冷藏保鲜处理以延长货架寿命。
总之,《甜玉米栽培技术规程》DB3502T 023-2022从多个角度规范了甜玉米栽培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要点,对于提高甜玉米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