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菠菜栽培的产地环境、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内菠菜的生产与栽培。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pinach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502T 095-2022《菠菜栽培技术规程》是由福建省厦门市提出并归口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对菠菜的栽培技术进行了系统规范,为生产者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范围”部分明确指出本标准适用于厦门市范围内菠菜的露地和设施栽培。这表明标准不仅覆盖了传统露天种植方式,还兼顾了现代化设施农业的需求,适应了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栽培要求。
关于环境条件,标准要求生产基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且土壤肥沃的地方。土壤pH值宜控制在6.0至7.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这一规定确保了菠菜生长所需的土壤条件,有助于提高产量与品质。同时强调灌溉水质需符合相关国家标准,避免因水质问题影响菠菜健康生长。
在品种选择上,推荐使用经过审定的优良品种,并且要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合理安排播种期。比如早春茬可在1月中下旬至2月上旬播种,而秋延后茬则适合于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播种。这样可以有效避开极端天气对菠菜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
肥料施用方面,提倡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原则。每亩施用腐熟农家肥不少于3000公斤作为基肥,在定植前均匀撒施于地面并深翻入土。追肥时可根据植株长势分次适量补充氮磷钾复合肥料。值得注意的是,禁止使用未经国家允许的化学合成肥料及生长调节剂,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生态友好性。
病虫害防治措施也作了明确规定,主张采用物理、生物等综合防控手段。例如设置防虫网防止蚜虫侵袭;利用天敌如瓢虫捕食害虫;定期喷洒波尔多液或其他低毒高效农药进行预防性处理。此外还特别提到收获前10天内不得使用任何农药,确保最终产品无残留污染。
最后,在采收环节要求当叶片充分展开且叶色浓绿时即可采收。采用手工或机械方法割取地上部分,注意保留根部以便后续处理。采收后的菠菜应及时预冷降温,然后包装入库储存,整个过程都要保持清洁卫生,防止二次污染。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菠菜栽培技术规程》从选址规划到田间管理再到采收贮藏都给出了详尽的操作指南,对于提升菠菜栽培水平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