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茄果类蔬菜大棚基质育苗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育苗设施与设备、播种前准备、播种、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壮苗标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范围内茄果类蔬菜的大棚基质育苗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ubstrate Seedling of Solanaceous Vegetables in Greenhous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1702-2022《茄果类蔬菜大棚基质育苗技术规程》是江西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茄果类蔬菜的基质育苗操作流程,提高育苗质量。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育苗设施与环境控制
标准指出,育苗场所应具备良好的保温、通风和遮阳条件。具体要求包括:棚内温度需保持在15℃至30℃之间,夜间最低温度不低于10℃;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80%范围内;光照强度要达到2万勒克斯以上。这些参数对于保证幼苗健康生长至关重要。
二、基质选择与处理
选用优质基质是成功育苗的关键。推荐使用经过充分腐熟的有机物料如稻壳、秸秆等作为主要成分,并加入适量的蛭石或珍珠岩以改善通气性和保水性。基质pH值应在5.5-6.5之间,EC值不超过1.0ms/cm。在使用前需对基质进行消毒处理,常用的方法有蒸汽熏蒸法和化学药剂浸泡法。
三、播种管理
播种时要注意种子间距,一般为2cm×2cm左右,覆土厚度约为种子直径的2倍。播种后立即浇透水,确保基质完全湿润但不过分积水。同时要覆盖一层薄薄的地膜来保温保湿,待出苗后再揭除。
四、苗期管理
苗期管理的重点在于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建议每隔7天施一次稀薄液肥,浓度控制在0.2%-0.3%之间。注意观察幼苗长势,一旦发现黄化现象应及时追加氮肥。关于病虫害防控,可以采用物理方法如黄板诱杀蚜虫,或者选用高效低毒的生物农药进行喷洒。
五、壮苗标准
根据本标准的规定,壮苗的标准为:植株高度适中(约10cm),茎粗0.3cm以上,叶片浓绿且展开良好,无明显病斑或虫害痕迹。这样的幼苗移栽到大田后能够快速适应新环境并开始正常生长发育。
六、移栽准备
移栽前一周停止施肥浇水,让幼苗逐渐适应外界环境。起苗时尽量保留完整的根系,减少损伤。运输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幼苗不受风吹日晒影响。
通过遵循上述规定和技术要点,可以有效提升茄果类蔬菜的育苗质量和产量,为后续种植奠定坚实基础。